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是由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由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清华x-lab、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延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疆大学、西藏大学协办的环境领域顶级学科竞赛。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面向全国各高校各相关专业学生,旨在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并通过学科竞赛等方式鼓励高校学生以其独特的科创理念和发明制造参与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于2005年由清华大学发起,为从事环境领域相关研究的学生搭建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学科竞赛和同辈交流平台。从2006年首届赛事举办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18届。在过去18年时间里,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逐渐成长壮大,每年约有250所高校的900多支队伍,共6000余人参与竞赛。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往届环科赛获奖选手中已涌现出了14名知名学术英才,并成功孵化3个高新科技企业。环科赛正逐渐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平台,让越来越多关心环境问题、拥有独特想法且敢于付出实践的高校学生参与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来。
现将第十九届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绿色创业类竞赛作品主题、参赛资格与报名方式等说明如下。
1. 本届竞赛作品主题
第十九届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绿色创业类赛道细分3个作品类别,各参赛作品可选择其中任一作品类别进行申报,但不得兼类别申报:
(1)减污降碳类
具体内容:鼓励面向减少环境污染排放或协助环境污染治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或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体现科技发明创新且具有一定市场应用前景的产品申报本类别。例如针对垃圾焚烧全流程的烟气治理产品研发;基于双碳目标的油气高效开发技术等。
(2)绿色制造类
具体内容:鼓励面向实际应用场景、服务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体现科技发明创新且具有一定市场应用前景的相关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产品或系统等申报本类别。例如针对海洋工程构筑物智能清洗机器人;基于计算机集成控制的气体混配系统等。
(3)生态产业类
具体内容:鼓励面向环境友好型材料设计或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创造绿色有机产品或服务于生态系统改善、体现科技发明创新且具有一定市场应用前景的相关技术产品或系统等申报本类别。例如利用昆虫处理有机废弃物并开发优质产品等。
2. 作品范围
第十九届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绿色创业类赛道仅面向团队开展报名。可以参赛的作品包括以下几类:
(1)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并计划或已经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形式,且符合参赛资格的项目。
(2)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具备从产业挖掘潜在需求,从需求引导技术创新的逆向创新特征;产品或服务符合赛事主办方提供的选题范围内的项目。
(3)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具有创业性、非营利性、实践性,已系统性开展相关公益志愿活动,旨在成立非营利性组织或兼顾社会价值的营利性企业的公益类项目。
3. 参赛资格
需以团队形式报名参赛,凡成员由在全国各高校正式注册的学生(含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毕业两年内校友组成的团队均可以报名参加创业类比赛。
4. 参赛方式
4.1 线上报名
(1)线上提交材料:团队成员名单、队员信息及作品类型等;
(2)提交方式:申请参赛的团队请于2024年6月10日24:00前,通过赛氪网直接报名。
4.2 系列讲座
绿色创业系列讲座暂定于2024年5-7月举行,培训将在线上进行,旨在帮助有意向参与环境科技友好竞赛创业类项目的团队完善想法,完成更好的参赛作品。前期培训与清华x-lab、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合作,鼓励参赛队伍报名参与系列讲座,以获得与辅导老师针对初步作品进行深入交流的机会。
4.3 材料提交
(1)材料内容:作品申报书、作品简介、商业计划书、其他相关资料(须包含6分钟的PPT预答辩视频)。
(2)提交方式:申请参赛的团队请于2022年6月30日24:00前,通过赛氪网直接提交。
4.4 线上函评
(1)函评方式:参见附件2:第十九届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奖励与评审办法。
(2)复活机会:每位评审老师可拥有一个复活机会,即每位导师可以选择一支潜力队伍。当该队伍未能进入终审答辩规定总队伍数的前75%时,可优先考虑本类队伍进入后25%的终审答辩名单中(例如,终审答辩只允许进入20支队伍,该队伍在所有绿色创业类队伍排名中<15名,此时可在确定后5支入围终审答辩的队伍时优先考虑)。如本队伍已处于终审答辩规定总队伍数的前75%,则本条不适用。当出现多支复活队伍均未能进入终审答辩规定总队伍数的前75%且总数超过终审答辩规定总队伍数的后25%时,按照原始分数排序,高分数晋级。
(3)导师团一对一指导:进入终审答辩的队伍将获得创业导师的一对一指导作品的机会。导师与队伍的匹配将基于双向选择,由赛事委员会进行协调。
4.5 终审答辩
终审答辩具体办法同科技理念类和科技实物类赛道,具体规则依照赛事实际情况届时确定并通知对应选手及队伍。
5. 奖励标准
终审答辩环节将依次评选出:
特等奖,1-2名,奖金30000元
一等奖,2-3名,奖金10000元
二等奖,若干名,奖金5000元
三等奖,若干名,奖金3000元
线上函评环节所评选出的赛区奖具体办法参见附件2:第十九届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奖励与评审办法。